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2018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 索引号:00668632200669828-6/2017-00692
  • 文号:州政发〔2017〕8号
  • 公开责任部门:湘西州泸溪县人民政府
  •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 信息时效期:
  • 签署日期:
  • 登记日期:
  • 发文日期:2017-07-11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2018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7-11 字体大小: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湘西自治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2018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人民政府、湘西经开区管委会,州直有关单位:

  《湘西自治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2017-2018年行动方案》已经州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     

  201769       

  (此件主动公开)

  

  

  湘西自治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17-2018年行动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旅发〔2015182号)、《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认定标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湘政发〔201528号)等文件精神,为全面推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结合我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主线,围绕建设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总战略、总愿景,把州域国土作为一个全域生态、全域文化、全域旅游、全域康养的大公园来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将湘西自治州建设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国际旅游目的地,推动全州旅游业实现由旅游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资源开发型向深度融合型、市场开拓型向规范管理型、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四个提升”,从景区旅游模式向全域旅游模式、单一业态向综合产业、部门行为向统筹推进、小旅游格局向大旅游格局“四个转变”。

  (二)具体目标

  力争2018年底,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48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亿元。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5亿元;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达到30家以上,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12家以上;五星级旅游饭店1家以上,四星级旅游饭店4家以上;带动30万人就业,10万人脱贫;我州成功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三)创建标准

  一是旅游对当地经济和就业的综合贡献达到一定水平;二是建立旅游综合管理和执法体系;三是旅游厕所及其他公共服务建设成效明显,达到标准;四是建成旅游数据中心。

  主要指标:

  1.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以上;

  2.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20%以上;

  3.年游客接待人次数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

  4.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

  5.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

  6.区域内有明确的主打产品,丰度高、覆盖度广。

  二、全域空间布局

  构建湘西州全域旅游发展“一个龙头、一个中心、两条乡村游精品线、四大核心景区、两条风光带、一个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的全域空间布局。

  一个龙头:凤凰古城国际旅游目的地。把凤凰古城作为全州旅游发展龙头与驱动源。以国际化、生态化为标准,通过对凤凰古城旅游产品、景观风貌和服务的全面提质升级,实现凤凰古城旅游发展速度与质量的双向提升,打造国际特色旅游目的地,打响国际品牌,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真正成为辐射带动湘西州全域旅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一个中心:吉首旅游集散中心。以吉恩高速、包茂高速等为依托,大力推进吉首与凤凰、泸溪、古丈、花垣、保靖、永顺、龙山等县市间旅游综合交通建设,开通吉首与重点景区的直达巴士。以全域旅游为导向,配套完善餐饮、住宿、休闲、购物等综合服务体系,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将吉首打造成为湘西州旅游集散中心。

  两条乡村游精品线:土家探源、神秘苗乡。依托龙山县、保靖县、永顺县、古丈县等浓郁的土家族民俗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以里耶古城、老司城、芙蓉镇等景区为核心,以捞车村、双凤村、红石林村等土家族特色村寨为支撑,以G209S10S304S259和酉水河、猛洞河为发展轴,探寻土家文化源流,体验厚重土司文化,打造“土家探源”乡村游精品线路;依托花垣县、吉首市、保靖县、古丈县、泸溪县、凤凰县等浓郁的苗族民俗资源和神秘的乡土文化资源为依托,以凤凰古城、矮寨奇观、吕洞山、浦市古镇、乾州古城等为核心,以十八洞村、雄龙村、夯沙村等苗族特色村寨为支撑,以包茂高速、凤大高速为发展轴,感受神秘苗族文化,纵览苗寨秀美风光,打造“神秘苗乡”乡村游精品线路。

  四大旅游黄金板块:凤凰古城、老司城、里耶古城、矮寨大桥。以凤凰古城为核心,联动南华山、南方长城等周边景区(点)所形成的凤凰古城旅游核心景区。以老司城世界文化遗产为核心,联动猛洞河、芙蓉镇、红石林等景区(点)所形成的老司城旅游核心景区。以里耶古城为核心,联动八面山、洗车河、惹巴拉、洛塔石林、乌龙山大峡谷等所形成的里耶古城旅游核心景区。以矮寨大桥为核心,联动周边乾州古城、边城茶峒、古苗河、吕洞山等景区(点)所形成的矮寨奇观旅游核心景区。

  两条风光带:沅水、酉水风光带。以沅水和酉水为轴线,串联两岸主要景区(点),强化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和景观风貌打造,将沅水打造成为以自然观光和苗族风情体验为一体的风光带;将酉水打造成为以生态观光和土家族风情体验为一体的风光带。

  一个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将全州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山水城市、绿色小镇、美丽乡村与和谐社区建设,实现全州产业结构、建设布局、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力把湘西州打造成一个集自然山水大画园、民族风情大观园、绿色产品大庄园、休闲旅游大乐园、和谐宜居大家园为一体的国内外知名生态文化公园。

  三、创建步骤和时间要求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与宣传动员阶段(20176月下旬前)。一是制定下发创建工作方案;二是召开全州创建工作动员会,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签订目标责任书;三是各县市、州直相关部门制定各自工作方案。

  第二阶段:达标创建和自查整改阶段(20176月下旬—201712月)。一是在州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全面开展达标创建工作;二是收集、整理已完成工作、项目的有关材料,验收存档;三是吉首市、凤凰县、永顺县率先达到创建标准。

  第三阶段:完善提高和初验阶段(20181月—20189月)。一是龙山县、古丈县、花垣县、泸溪县、保靖县达到创建标准;二是做好初步验收准备、整改自查中存在的问题,迎接省初步验收;三是督促有关县市、州直部门完成初步验收中提出的整改任务;四是申请国家旅游局进行正式验收。

  第四阶段:全面总结和验收阶段(20189月—201812月)。一是完成初步验收整改工作后,做好创建工作的总结和验收准备工作,拟定验收方案和接待计划,汇总创建成果和相关材料;二是迎接国家旅游局检查,顺利通过验收命名;三是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形成长效机制。

  四、主要工作

  (一)推进州域景区化,建成全域旅游目的地

  1.坚持旅游规划引领。编制《湘西自治州全域旅游建设规划》,把州域国土作为一个全域旅游目的地来规划和建设。成立州规划委员会,推动多规合一,在编制基础设施、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公共服务保障、产业发展等规划时,统筹兼顾全域旅游发展需求,实现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各县市要在湘西州全域旅游总规的统领下,编制本地区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指导全域旅游建设。

  2.加快旅游项目建设。用好用足中央、省相关政策,积极向上争取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大项目,认真谋划、包装一批景区开发、风情小镇、乡村旅游、星级饭店等项目,实现重点景区整体招商、整体开发,形成“建成一批、在建一批、开工一批、签约一批、储备一批、谋划一批”的“六个一”旅游项目推进格局。继续实行州级领导联系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制度,加大推进全域旅游工作、重点旅游项目建设、重点旅游企业经营发展协调服务力度。以年度重点旅游项目、州庆重点旅游项目、“十三五”重大旅游项目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旅游招商引资,加快引进一批有实力、有品牌、有优势的知名旅游大企业集团和旅游管理服务品牌,大力推广PPP模式,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旅游,推动我州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和旅游产品提质增效,力争年度旅游项目完成投资100亿元以上。

  3.加快旅游品牌创建。加快世界级旅游品牌创建,推进凤凰区域性防御体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全州打捆申报世界地质公园。加大国家等级旅游景区创建力度,力争到2018年,全州成功创建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30家以上,其中国家5A级旅游景区1家以上、国家4A级旅游景区12家以上。国土资源、林业、水利、住建、文物、民宗、文广新等部门积极开展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利风景区、风景名胜区、特色小镇、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少数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国字号品牌创建。

  4.加快乡村旅游发展。以乡村旅游脱贫工程为抓手,重点建设60个乡村旅游精品村,协调整治300个传统村落,加快建设“土家探源”、“神秘苗乡”两条生态文化乡村游精品线,打造高山峡谷、烽火苗疆、土司遗产、酉水画廊、土家源流、沅水民俗6大村寨群。大力推广景区带村型、产业带动型、能人带户型、合作社+农户型、公司+农户型等旅游扶贫模式,带动10万人脱贫。

  (二)推进业态多元化,延长旅游产业链条

  1.旅游+文化。做好保护传承、挖掘开发、宣传推介三篇文章,深入挖掘和包装湘西州数量众多的非遗文化、民风民俗、民族歌舞、民间绝技、民间工艺、民族医药等文化资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通过文化演绎、创意注入和遗产活化等路径,推进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建设一批个性化、差异化、特色化、品牌化的文化旅游精品。

  2.旅游+农业。依托湘西猕猴桃、黄金茶、古丈毛尖、椪柑等特色农业基础,以旅游业为核心抓手,以特色化、精品化、规模化为导向,积极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发展,大力发展旅游观光和特色休闲农业,建设一批茶叶、猕猴桃、椪柑等观光旅游农业示范园。依托乡村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开发果蔬采摘、休闲垂钓、休闲农庄、家庭农场、四季花海等休闲农业产品。

  3.旅游+工业。积极引导、鼓励酒鬼酒工业园等企业大力生产具有湘西特色的旅游商品,支持湘西坊、凤凰文化旅游产业园进一步做大做强。在八县市城区、重点旅游乡镇、旅游景区及乡村旅游点建立旅游购物街区、销售点等购物场所。大力发展湘西腊味、猕猴桃、边城醋业、古丈毛尖、黄金茶、酒鬼酒等湘西特产,开发土家织锦、蜡染、苗绣、银饰、踏虎凿花等非遗产品,打造一批知名的“湘西制造”特色旅游商品品牌。

  4.旅游+新业态。大力发展休闲游、养生游、探奇游、研学游、商务游等新业态,打造自驾游营地、摄影和美术创作基地,高品位开发旅游商业地产、度假休闲基地,建设一批旅游风情小镇、旅游度假村、名企会议中心、医疗康养中心等地产项目,构建“快旅慢游”新格局。

  (三)推进设施规范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

  1.旅游交通全覆盖。加快湘西机场、张吉怀高铁、黔张常铁路、永吉高速、龙桑高速建设,建好1000公里旅游公路、1000公里生态旅游景观走廊和1000公里旅游慢行体系,在旅游公路沿线建设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自驾车房车露营地,加快推动城乡公交延伸到主要景区和乡村旅游重点村寨,努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力争到2018年,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60个乡村旅游精品村全面实现二级公路、旅游慢行体系连通,并开通客运班车,每个县市建成1个以上自驾车房车露营地,打造湘西旅游“一小时交通圈”。

  2.旅游厕所全覆盖。强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2017年建成A级旅游厕所200座以上。到2018年底,全州累计新建、改建旅游厕所超过300座,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60个乡村旅游精品村实现旅游厕所全覆盖,并全部达到A级厕所标准。

  3.旅游集散咨询全覆盖。加快州、县市、景区三级旅游集散中心建设,完善集散中心停车、信息咨询、产品营销、综合服务等功能。在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重点旅游村镇以及车站等游客集聚区建设具有湘西地方特色、功能齐全、资料丰富的旅游咨询中心,加快城区、景区、乡村旅游点等游客集中场所停车场建设,力争2018年实现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60个乡村旅游精品村、重点旅游城镇、八县市城区等区域咨询服务和生态停车场全覆盖。

  4.旅游标识系统全覆盖。力争到2018年,高速公路出口、国省道、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通景公路和乡村旅游重点村通村公路沿线都设置有完善、准确、清晰、规范的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在城区出入口、车站和旅游景区、宾馆饭店、城区主要街道、人流集中场所等区域设置中英文对照、符合国家标准的公共信息图形符号,旅游指示标识和交通引导标识等。

  5.旅游休憩设施全覆盖。力争到2018年,全州3A级以上旅游景区、60个乡村旅游精品村及旅游慢行体系根据游憩需要,设有亭、廊、椅、驿站等供游客休息、观景的设施。

  6.智慧旅游全覆盖。以智慧湘西建设为龙头,打破部门、行业之间的壁垒,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大数据中心,并利用好大数据信息采集,指导旅游管理各项工作。力争到2018年,湘西旅游大数据中心和旅游信息公共服务与咨询网上平台基本建成,全州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实现4G网络、免费Wifi、智能导游、电子讲解、在线预订、信息推送、在线投诉、视频监控等功能全覆盖,州、县旅游主管部门、全州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全部实现旅游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全覆盖。

  (四)推进服务品质化,构建最优旅游环境

  1.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抓好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开展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旅游违法违规行为,形成综合整治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加大《旅游法》宣传力度,开展文明旅游“三好一满意”活动,引导全社会提升文明旅游素质。加强旅游市场监管,鼓励旅游企业诚信经营,建立健全旅游企业诚信等级制度、黑名单制度和退出机制,让游客愿消费、敢消费、放心消费,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2.加强旅游安全生产。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健全旅游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制度,夯实安全保障措施,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建立旅游安全处理预案,完善应急救援体系,编织安全防护网,覆盖各环节。定期开展旅游安全检查,突出旅游交通、食品卫生、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和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饭店等重点旅游场所,深入排查旅游安全隐患,堵塞旅游安全漏洞,确保不发生大的安全事故。

  3.开展旅游环境整治。以“美丽湘西”建设为抓手,按照“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要求,深入推进高速公路、国省道、通景公路两侧环境整治,切实消除可视范围内环境脏乱差现象,做到沿线无暴露垃圾及“白色垃圾”,无乱搭乱建、乱披乱挂、乱堆乱放,打造景观廊道、美丽通道。积极推行“河长制”,加强酉水、沅水州内段及旅游区河流保护工作,实现河流净化、美化。加快重点旅游村镇和高速公路、国省道、通景公路两侧可视范围内房屋特色民居改造,打造最美城镇、最美村寨,让游客在湘西发现美、体验美、享受美、传播美。

  (五)推进形象品牌化,唱响“神秘湘西”旅游品牌

  1.统一旅游品牌。 整合各县市旅游品牌和产品体系,集合全州上下力量全面打响“神秘湘西”旅游品牌。发布“神秘湘西”旅游形象宣传用语及旅游形象标识,制作“神秘湘西”旅游宣传形象片。各县市、州直部门在对外宣传推介时,要将“神秘湘西”放在突出位置,齐心协力将“神秘湘西”打造成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

  2.拓宽营销渠道。积极参加各类旅博会及旅游推介活动,积极打造广播、电视、报纸、多媒体等传统渠道和移动互联网、微信、微博、微视频、数字旅游、影视植入、在线预订等新技术、新渠道相结合的营销渠道体系,精心展示湘西旅游形象。举办中国·凤凰苗族银饰服饰文化节、土家族舍巴节、苗族赶秋节、吉首国际鼓文化节、四季乡村旅游节等重大旅游节庆活动,将《边城》培育成知名的实景演艺品牌,重点旅游县市至少打造一个常态化运营的演艺节目。精心设计全州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多日游旅游线路。加强与携程、同程、阿里旅行等在线旅游电商企业的合作,加快湘西旅游电商平台建设。拓展入境旅游市场,巩固港澳、韩国客源地市场,积极开发东南亚、欧美等境外客源市场。大力推动张吉怀旅游共同体建设,整合精品旅游资源,推出跨区域旅游线路,优势互补,相互协作,形成合力,进一步唱响“神秘湘西”旅游品牌。

  3.创新营销机制。积极探索政府资源与企业资源、社会资源的整合,按照政府负责“形象营销”、媒体负责“内容营销”、企业负责“产品营销”的思路,构建全媒体时代的主体营销系统,做到旅游宣传有空间、多角度、全方位、广覆盖,实现旅游营销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引导、传统营销向智慧营销、分散营销向整体营销的转变。

  (六)推进管理一体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1.建立“1+3+N”综合管理机制。积极构建从全局谋划推进、有效整合区域资源、统筹推进全域旅游的体制和工作格局,形成“党委统揽、政府主导、各部门联动、全社会参与”的管理机制,充实完善州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成立湘西自治州旅游发展委员会,强化产业规划、综合监管、政策协调、旅游经济运行监测等职能,设立旅游警察、工商旅游分局、旅游巡回法庭等旅游执法机构,健全旅游管理体制机制。重点旅游村镇要成立旅游办公室,明确分管领导和旅游专干,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旅游工作机制。

  2.强化部门联动。旅游主管部门要组建旅游综合执法办公室,抽调发改、交通运输、工商、安监、食药监管、旅游等部门有关人员联合执法,建立联动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实现信息互通,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能力和水平,形成长效监管机制。以网格化建设为抓手,完善“110”快速处置机制,提升区域综合管理能力。

  3.加强投融资体制创新。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PPP投融资模式改革创新,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旅游企业和旅游项目融资支持,鼓励民间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旅游项目开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

  五、保障措施

  (一)组织保障。成立湘西自治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领导小组,全局谋划推进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州旅游港澳外事侨务局。建立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对涉及全域旅游创建重要事项实行一事一议,每年专题研究全域旅游工作不少于4次,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精力向旅游集中、政策向旅游倾斜、要素向旅游集聚的发展机制。各县市也要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努力形成全州上下齐心协力抓创建、促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政策保障。全面落实国家、省出台的关于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改、财政、公安、交通运输、住建、国土资源等相关部门出台支持配合全域旅游发展的专项意见。编办、人社等部门要加强旅游部门人员配置;统计部门要建立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国土资源部门要推进旅游用地政策改革创新,开展旅游差别化用地试点,保障旅游项目用地需求;公安、法院、工商等部门要研究设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和工商旅游分局;财政等部门要加快完善旅游扶持激励政策,逐年递增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规划编制、旅游宣传促销、旅游人才培育等方面的财政投入。各类涉农、生态、文化、水利、交通等扶持资金,要向涉旅项目倾斜。

  (三)人才保障。把旅游人才队伍建设作为生态文化旅游业转型发展的核心动力,实施“管理人才培训、专业人才培养、紧缺人才引进”三大工程,建好州政府智库旅游工作专家小组,积极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加强与吉首大学、湘西职院等高等院校的合作,开展旅游管理人员、乡村游经营者、旅游司乘人员以及导游讲解员等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着力培育一批优秀旅游管理队伍、旅游经营队伍和导游队伍。对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和涉旅企业负责人进行全域旅游专题培训,树立全局谋划、全方位推进、全时空统筹、全要素配套、全产业联动、全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发展观。

  (四)加强督查。建立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督查、考核推进机制,州政府对创建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并纳入年度绩效考核。各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创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凡在考核验收时被扣分影响整体评分的,根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的职责分工,分别追究该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及责任人的责任。州政府督查室要加大对创建工作督查力度,对工作出色,按时达标的单位及个人予以表彰;对未按要求完成任务,工作不力,影响整体创建的,及时通报并进行责任追究。

  附件:1、湘西自治州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责任单位工作任务一览表

      2、湘西自治州60个乡村旅游精品村寨名单

 

附件.doc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