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2014年前三季度农村住户收支情况浅析
据全县8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14年前三季度我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为4052.07,同比增长12.9%。现将农村住户调查的基本情况及数据质量评估分析如下:
一、前三季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情况
前三季度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基本状况对比表
指标 |
本年 |
上年 |
比上年± |
增长% |
一.可支配收入 (一)工资性收入 (二)经营净收入 1.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 (1)农业 (2)林业 (3)牧业 (4)渔业 2.第二产业经营净收入 3、第三产业经营净收入 (三)财产净收入 (四)转移净收入 |
4052.07 1471.78 954.06 690.12 444.64 34.07 211.18 0.24 54.87 209.06 8.41 1617.82 |
3230.28 1245.64 560.89 405.38 208.11 22.88 167.45 0.03 34.29 121.21 21.53 1402.22 |
821.79 226.14 393.17 284.74 236.53 11.19 43.73 0.21 20.58 87.85 -13.12 215.6 |
12.9 18.15 70.09 70.24 113.65 48.90 26.11 7 60.01 72.47 -60.93 15.37 |
1、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随着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从事本乡地域内劳动的人员数增加及工资的不断提高,致使我县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较快,据80户调查资料显示,本年前三季度的工资性收入是1471.78元,与同期相比,增长226.14元,增幅为18.15%;我县样本调查80户中,由于在省外国内从业的人员较少,所以导致外出从业得到的收入呈下降趋势.从而影响到我县农民工资性总收入。
2、家庭经营净收入大幅增长。据80户调查资料显示,第三产业现金收入成了家庭经营净收入增长的主要作用,本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经营净收入为209.06元,同期增加了87.85元,增幅是72.47%;第二产业经营净收入呈稳步增长,;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增长较快,本年前三季度的经营净收入是690.12元,较上年相比,增加了284.74元,增幅为70.24%.主要是调查户中林业收入和农业收入增长较快,分别是34.07元和444.64元,较同期相比分别增加了11.19元和236.53元.增幅分别是48.90%和113.65%。
3、转移净收入呈进步发展态势。据农户抽样调查资料显示:本年前三季度转移净收入1617.82元,,增加215.6元,增长为15.37%。由此可见,本年转移净收入进展快速提升。
二、农村居民现金支出情况
随着农资价格的持续上涨,市场物价不断提高,加大了农民的生产成本,生活消费不断提高。
前三季度农民生产经营现金支出607.67元,同比增长21.58%。农民现金消费支出2887.02元,同比增长8.36%。其中用于食品消费支出791.01元,同比增长26.47%;衣着消费支出280.75元,同比增长36.21%;居住消费支774.84元,同比增长13.07%;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255.89元,同比下降1.96%;交通通信支出328.62元,同比增长32.84%;文化教育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483.41元,同比增29.06%;医疗保健支出人均162.98元,同比下降29.83%。
三、影响居民收入的几个因素
1 、工资性收入成为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现金收入的主要亮点。近年来,我县“椪柑”产业的不断发展,由此吸引了大批本地劳动力,居民收入呈现多渠道、多元化趋势,非农收入占农民收入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从而加快了工资性收入及非农收入的增长。
2、农产品销售综合价格上涨是稳定农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据农村记账户反映,谷物销售综合价格2.3元/公斤,同比增长7.5%,蔬菜2.23元/公斤,与上年基本持平,出售肉猪毛重11-12元,比上年增长28%。猪肉价格达到24元/公斤,出售家禽56元/公斤,同比增长80%以上,主要是当地土鸡价格上涨过快。
3、政策性补贴收入也是影响收入增加的因素。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通过提高粮食直接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以及农机补贴、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补贴等,增加了农民的转移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