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井畔朵朵莲》赴京演出圆满成功

《贺龙井畔朵朵莲》赴京演出圆满成功

来源:泸溪县融媒体中心 作者:周余 武清远 发布时间:2025-08-14 字体大小:

金秋送爽,梨园添香。2025年8月13日,由泸溪县精心打造的新创辰河高腔现代红色大戏《贺龙井畔朵朵莲》在北京的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成功献演,为首都观众带来一场震撼心灵的艺术盛宴,赢得了各界高度赞誉。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向梦华,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熊艺到场观看演出。

演出当晚剧场内座无虚席,近千名观众的目光聚焦舞台,细细品味该剧的艺术魅力和民族特色。在沉浸式的观演下,演员们的精湛表演令人拍案,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时刻牵动人心。观众们时而表情凝重,时而掩面拭泪,无不为泸溪人民面对艰险表现的牺牲精神而感动。演出结束后,现场观众爆发出热烈而持久的喝彩。

《中国艺术报》新闻部副主任郑荣健在观看结束之后评论道:“看了之后,觉得不愧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次《贺龙井畔朵朵莲》从基层来到北京演出,不光是对我们辰河高腔是一个很好的传播,对基层的辰河高腔非遗传承,也是一个很好的鼓励,我很期待它在未来能够走得更远,受到更多观众的欢迎。”

《贺龙井畔朵朵莲》的演员们,为自己能够来到北京出演泸溪辰河高腔戏,传播地方戏曲文化而感到自豪。省级非遗辰河高腔代表性传承人郑敏表示:“我感到非常幸运,作为一个县级基层的文艺工作者,能够走到北京这么高的一个艺术殿堂,把我们湘西本地古老的文化传统艺术,在这里展现给北京的观众,通过媒体展现给全国的观众来看,来聆听古老的妙调,我们感到非常非常荣幸。”

此次进京演出不仅展示了泸溪在传承地方戏曲、深耕红色文化方面的最新成果,更成为首都人民了解泸溪的一扇独特窗口。演出前的泸溪非遗展,成为了剧场的独特风景线,踏虎凿花、苗族挑花等非遗作品深受首都人民的喜爱;剧中浓郁的湘西风情、壮美的山水意象,以及背后深厚的红色历史底蕴,深深吸引了在场观众,激起了他们对这片土地的好奇与向往。

《贺龙井畔朵朵莲》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辰河高腔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艺术形式为根基,讲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初,贺龙驻防泸溪县浦市古镇,创办女校,赈济灾民,开启民智,留下了贺龙井、将军柳等红色遗存故事。剧目聚焦“贺龙井”这一象征军民鱼水深情的核心意象,通过精湛的唱腔、动人的表演和恢弘的舞台呈现,艺术化再现了革命先驱坚定的理想信念、无畏的英雄气概,生动诠释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军民关系的主题。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