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岩乡:“湘西为民”村群发挥便民服务大作用
“凡未领到社保卡的村民,请在本周星期三或星期四两天,带身份证或身份证复印件,到村部楼领取社保卡,如果在外打工身份证带出去了的人,请把身份证复印件拍照,然后用微信发给你的家人或村组干部,再请你的家人到村部楼来领卡。”……
“湖南金马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员工若干,有想法的话,可以联系咨询”……
“今天是我在村部楼值班,需要办理事项的村民可以前来办理或者电话咨询”……
这是解放岩乡9个“湘西为民村级服务群”里常见的聊天内容。
为创新为民服务模式,解放岩乡结合“互联网+”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试行,将为民服务事项和相关事项办理流程搬上了微信平台。
组织人员完善内部村群。6个村建立村居微信群,村支两委干部、乡党政班子领导、站所负责人、驻村工作队员、党员等全部实名入群,搭建了“零距离”“全天候”的党群干群“连心桥”,让小小微信群成为化解邻里矛盾纠纷“调解员”、国家政策“宣传员”、为民办事“服务员”,将政府服务延伸到最基层。
便民服务事项上传村群。无论是乡政府服务事项办理,还是村里的党务、村务、财务等事项,都放到“村级微信群”上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逐步梳理出党员发展、低保评定等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同时探索建立了“村民群内约办、管理人员群内接单、办理结果群内告知”的事项申办流程,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中跑腿、办事不出村”。自建立“村级微信群”以来,共办理各类服务群众事项200余件,限时办结率达100%。
答疑服务群众依靠村群。“野猪属于国家保护动物,又不能随便打,但是野猪把我们的玉米都吃完了,我们又该找谁要赔偿呢?”7月1日晚上晨,在和兴村村微信群里的一条信息,瞬间群内多名微友跟帖,反应强烈。和兴村支部书记第一时间进行了答复释疑,及时平息了微友的愤怒。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但得益于“村级微信群”,不仅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还可以还打通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