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南“铝都”,实现工业腾飞
泸溪高新区管理委员会
2018年3月14日
泸溪是湘西州老工业基地,铝矿储量丰富,发展以铝为主导的新材料一直是县委、县政府调整优化工业产业结构的指导思想,2007年4月,县委、县政府出台了武溪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实施优惠政策,2016年2月,又进一步修订了泸溪高新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新引进的铝系列精深加工企业,在财政扶持、用地、厂房建设、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几年来,我县共向金昊、金马、恒裕等铝系列精深加工企业提供财政扶持资金1.5亿元,发放厂房建设奖补资金6000多万元,通过助保贷帮助银阁、金昊等企业融资贷款1.8亿多元。园区铝系列精深加工企业得到长足发展,2017年,省委书记杜家毫视察泸溪高新区,对泸溪发展铝系列精深加工等新材料产业方面,得到杜书记的肯定,同年12月被省政府授牌“湖南省高性能复合新材料特色产业园”。 泸溪高新区的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将高新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中南地区最大的铝系列产品基地,工业年产值达到150亿元,税收达3亿元以上。
一是形成了集群效应。全国铝粉同行规模企业为9家,其中泸溪高新区就有 5家,占56%,产品总量4.8万吨,占全国市场分额的76.8%、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2.3%。恒裕公司铝基碳化硅复合材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属于新开发的新产品,已成为华为、创维、中兴等国内知名企业供应商。金源、金天、金昊等3家铝系列精深加工企业先后在“新三板”挂牌上市。2017年9月,在金天高科、金昊科技的发起下,全国9家微细球型铝粉规模企业负责人共聚湖南泸溪高新区,就当前铝粉行业面临的形势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并成立了“中国微细球形铝粉行业协会”,签署了《联合宣言》。通过这一全新平台,全国铝粉企业加强相互交流和沟通,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加强技术研发,提升铝粉行业产业链上的主导地位,实现铝粉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开拓了海外市场。泸溪微细铝粉产品出口美国、加拿大、土耳其、新西兰、韩国、俄罗斯、日本、巴西和台湾等20多个国家及地区,年创外汇3000多万美元;恒裕公司铝基碳化硅复合材复合材料具有高导热率、高比刚度、低密度、低膨胀系数、高耐磨性等诸多优良特性,将逐渐取代单一材料,广泛应用在消费类电子元器件散热、电脑CPU均热片、LED散热基板、IGBT散热基板、液晶电视、汽车、摩托车产业、军工、航天航空等领域。该材料使用高纯的微细球形铝粉和准球形微米级优质碳化硅粉为原料,采用全球首创粉末冶金法及自主研发的创新配方和低温烧结工艺,产品成本低、性能优、用途广、效益好,市场前景极其广阔。主要销往韩国、俄罗斯、日本等国家。
三是占领了技术高地。二十世纪初,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在泸溪设立铝粉科研基地,经过中试——规模化生产等一系列科技攻关,成功开发出微细球形铝粉生产技术,形成了铝粉产业集群,金天公司被定为全国微细球形铝粉生产基地。金天与国内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形成了微细球形铝粉雾化器、多路水冷却横喷雾化室等6项核心专利技术,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委托,独家起草制定了《氮气雾化铝粉》行业标准,并正式发布实施。恒裕公司通过与台湾大学及中南大学等院进行深度产学研技术合作,共同开了中高体分碳化硅铝基复合材料,并于2013年建成首条粉末冶金法铝碳化硅中试生产线,2014年又自主研发国内首创的“一次成型低温烧结高体分碳硅铝基复合材”,先后获得第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优秀企业奖”、湘西州“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申报国家各项专利28项。
四是助推了精准扶贫。泸溪铝系列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周边群众创造了更广阔的就业机会,9家铝系列精深加工企业员工达2600余人,年发放工资1亿余元。据统计,9家企业共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520人,每年为建档立卡户贫困劳动力发放工资近2000万元,有效推进了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实现了稳定脱贫。
2018年,泸溪高新区将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省委书记杜家毫的指示精神,加快打造高性能复合新材料特色产业园,建成铝系列精深加工产业项目6个以上,完成投资6.5亿元以上;下属融资平台向各金融机构争取融资4亿元以上;园区总产值达5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0亿元以上,税收达1.8亿元以上,新增就业人员2000人以上。目前,金马公司1万吨铝粉扩建项目已建成投产,金昊公司投资新建3000吨/年新型功能性金属粉体(微米/纳米)材料生产线项目预计4月份可投产;昕和美特150万平方米/年铝单板及铝蜂窝、百亿铝业公司5万吨/年节能隔热铝合金型材、盛亚铝业5万吨/年节能隔热铝合金型材项目、中港公司年产300万平方米铝单板项目已如火如荼开工建设,年内可达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