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泸溪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关于泸溪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来源:泸溪县财政局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2-06 字体大小:

关于泸溪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5年1月18日在泸溪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泸溪县财政局局长张明永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由我向大会报告泸溪县2024年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4年全县预算执行情况

(一)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

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046万元,增长8.52%。其中:税收收入26250万元,非税收入27796万元,非税占比51.43%。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3039万元,增长5.87%,其中:民生支出251895万元,增长8.74%,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3.43%。

一般公共预算主要支出项目情况:农林水支出69393万元,增长6.88%;教育支出67532万元,增长0.64%;科学技术支出2537万元,增长0.5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344万元,增长8.48%;卫生健康支出33622万元,下降5.46%;住房保障支出10130万元,增长129.60%;交通运输支出10957万元,增长11.24%;债务付息支出14458万元,下降13.14%。

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

(1)预备费使用情况:2024年预算安排3700万元,实际支出936万元,全部用于应急救灾、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方面,未使用的2764万元,按照规定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2)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情况:动用上年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689万元,全部用于平衡预算。

2.政府性基金预算

202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785万元,下降75.73%;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3122万元,下降15.08%。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9000万元,增长83.82%;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298万元,增长140.16%。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2024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4552万元,增长15.7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30844万元,增长14.30%。

收支相抵,年末滚存结余25650万元。

分险种来看: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3444万元,支出902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5109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1108万元,支出2181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41万元。

5.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1)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情况。2024年,政府债务限额53733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29293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08042万元。截至2024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534227万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227786万元,专项债务余额306441万元。

(2)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情况。①省转贷新增债务限额485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6800万元(外贷限额15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41700万元。据此,发行一般债券5300万元,平均期限14.25年,平均利率2.33%。专项债券41700万元,平均期限15.4年,平均利率2.36%。②省下达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6400万元,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5300万元,据此,发行再融资一般债券3400万元,平均期限10年,平均利率2.28%,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28300万元。平均期限10.5年,平均利率2.16%。

(3)地方政府债务还本付息情况。2024年偿还地方政府债券本金30263.5万元,其中一般债券还本28763.5万元,专项债券还本1500万元,支付地方政府债券利息14843万元,其中一般债券利息6445万元,专项债券利息8398万元。

(二)人大预算决议和主要财税政策落实情况

1.这一年,我们抓收入,争资金,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在地方税收持续下滑、可支配财力锐减的大形势下,县委、县政府靠前调度,县财税部门攻坚克难、顶压奋进,做优做实财政“蛋糕”。狠抓税收征管。定期召开财政运行监测调度会议,找准短板弱项,逐项调度分析研判,推动财税收入量质齐升,全年地方财政收入5404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52%,增速居全州第二。创新监管模式,深入推进成品油行业智能化监管挖潜税收898万元,同口径增长18.6%,其中民营增长158%,经验做法获得国家肯定推广。大力盘活“三资”。推进公物仓建设,充分利用金融工具和市场化手段处置盘活国有“三资”形成入库40265万元。积极争资争项。全年争取上级资金35.45亿元。和上年同口径相比,增加2.97亿元,增长9.14%,有效缓解本级财政压力,为全县稳增长、扩投资、保民生提供稳定支撑。

2.这一年,我们抓项目,稳主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在刚性支出持续增长、收支矛盾异常突出的大背景下,县财政部门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全力支持高质量发展。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全县减税降费15663万元,惠及2081户(次)市场主体;办理留抵退税1680户,退税3550万元。强化资金保障。全年投入工业资金9707万元。县本级安排2000万元以上用于支持工业发展,兑现惠企奖补资金311万元,争取铝基高性能材料奖补资金1500万元。争取企业超长期特别国债2300万元,进一步提振企业家信心。落实“两重”“两新”政策。全县争取“两新”领域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3420万元,拉动“汽车以旧换新”144台,享受活动补贴近150万元;拉动“家电以旧换新”199笔78万元。着力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作用,累计为县内105户市场主体提供担保贷款19292万元。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全县发放创业、“两民”企业、乡村振兴小额信贷等贴息贷款1372笔14228万元,补助贴息资金449万元。

3.这一年,我们保支出,调结构,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在民生需求不断扩面、保障标准持续提升的大政策下,县财政部门恪尽职守、尽力而为,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年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5344万元。拨付稳岗返还资金35万元,受益企业25家。拨付就业资金2643万元,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县本级安排配套资金1911万元支持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体生活保障标准。促进卫健事业发展。全年卫生健康投入33622万元,县本级统筹安排公立医院经费3552万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提高至94元/人/年。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全年教育投入67532万元落实上级学生资助资金、生均经费等配套政策,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促进学前教育及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推进乡村振兴。全年安排财政衔接补助资金22281万元,专项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建设。全县争取农业水利领域增发国债资金7421万元,持续提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抓好人居和生态环境治理,全年投入1075万元实施3个片区4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惠及1406户;投入资金41374万元持续推进生态环保治理,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4.这一年,我们化债务,降风险,发展环境更加健康。切实兜牢安全底线。在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管控要求日趋严格的大环境下,县财政局分类施策、疏堵结合,有效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兜牢“三保”底线。全县足额安排“三保”支出16.77亿元,消化暂付款1200万元,动态监控库款保障水平,确保“三保”资金及时兑付。提升应急能力。全县争取自然灾害救灾、生活救助等资金1518万元,其中应急能力提升工程增发国债资金934万元,支持做好防灾减灾、消防救援等工作。严防债务风险。严格开展政府投资项目立项资金来源审批,强化全口径债务管理及债券管理。严格执行政府债务限额,积极化解政府隐性债务。全年共争取置换债券49600万元,超额完成全年化债任务。推动降息减债,全县当年降息56笔,年均可节约利息约3000万元;积极对接协调金融机构落实“六个一批”缓释政策,全县已累计缓释存量隐性债务19455万元。推动融资平台退出。抢抓置换债政策机遇,3家平台公司实现债务“双清零”,累计注销4家壳公司,6家平台公司退出国务院融资平台名单。

5.这一年,我们推改革,促规范,财政管理更加科学。深化财政(国资)体制改革,在宏观政策不断释放、财政改革持续深入的大趋势下,财政部门精准研判、扎实推进,不断深化改革举措。硬化预算刚性约束。全面规范预算执行,按序时进度下达指标计划,严格支付管理,严控预算追加,新增事项优先统筹使用单位现有资金和结余资金,全年清理收回结余资金21298万元。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对10个项目开展了重点绩效评价,涉及资金15974万元;合理运用绩效评价结果,调减2025年预算约270万元。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公开政府采购意向;完成采购计划备案43个,项目预算金额10251万元,完成中标金额9067万元,节约资金975万元;开展“四类”违法违规行为专项整治,依法依规对2个采购单位、2个代理公司进行处理处罚。深化财政评审管理。全年完成预算评审32个,送审金额74465万元,审减率5.94%。有序推进政府投资项目结算(决算)评审工作。强化财政监督。深入推进惠农补贴资金突出问题整治,追缴违规领取惠农补贴资金12万元,移交线索5条,立案2条,追缴违规使用专项资金13万元。配合做好棚改、燃气管道、中小学校营养餐、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等专项整治;完善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阳光审批和发放管理操作规程,加大财会监督力度。深化国企改革。组建2家县属集团公司,进一步畅通政企交流通道,对届期届满的华瑞集团高管进行调整;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有关新规取消监事会、设立职工董事,鼓励县属国有企业开拓港口、充电桩、采石场、保障房等领域市场,配合接受州、县审计巡察及整改工作,县属国企资产运营能力与内部管理能力逐步提升。

风禾尽起知行路,功不唐捐玉汝成!过去的一年,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的财政工作任务,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科学决策,为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县人大、县政协倾力倾情监督支持财政工作;县直各单位、各乡镇和社会各界始终以大局为重,齐心协力,积极配合财政工作;全县财政系统干部牢记“国之大者”,知难而进;全县上下共克时艰,团结一心,共同唱响最美和音!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财政运行管理中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挑战。主要是:财政收入增长的基础不稳,“三保”压力大,收支平衡日趋紧张;部分领域支出结构僵化固化,预算约束刚性有待加强,资金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国企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巡视、审计、巡察等监督检查发现,部分部门和乡镇存在过紧日子执行不严、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听取各位代表、委员意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采取有力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25年预算(草案)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稳发展、快发展、优发展的重要年份,做好财政工作意义重大。今年全县财政工作总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中央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不断深化各项财税改革,着力提升财政综合实力,以高水平、高效率地聚财、理财、用财、管财,为我县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提供有力支撑。

依据上述指导思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相关规定,结合年度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参考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有关支出绩效评价结果和本年度收支预测,2025年财政收支预算(草案)建议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根据收入预计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安排,优先保障“三保”支出,重点保障“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风险”支出,着力保障县委、县政府安排的其他重点项目、重点产业和重点工作支出,做到收支平衡。

1.收入安排

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320722万元。其中:

县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目标为57829万元。其中税务32793万元,财政25036万元,比上年执行数54046万元增长7%,非税收入占比46.9%。

上级转移支付补助收入197852万元。其中:返还性收入4618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01796万元,预计新增财力性转移支付12000万元,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收入79438万元(含“保基本民生”预估指标12695万元)。

上年结转收入26511万元。

调入资金38530万元。其中: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调入15700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22830万元。

2.支出安排

2025年,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320722万元。其中:

(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13722万元。其中:

部门基本支出109215万元。其中:①工资福利性支出87587万元;②单位运转经费(含公务交通补贴)8994万元,其中:根据省财政厅下发的人均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增加工作经费1361万元、增加计提工会经费及福利费816万元;③保基本民生支出8703万元;④其他刚性支出3932万元。

预留综合性基本支出55478万元。其中:①债务还本支出8904万元、债务付息支出12268万元;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兜底7800万元;③工资滚动晋级及正常调资预留1200万元;④2024年7月-2025年12月调资(保留工资)6300万元;⑤职业年金1950万元;⑥绩效奖金6100万元;⑦死亡抚恤金1000万元;⑧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年终考核261万元;⑨税务保障经费1595万元;⑩各非税执收单位安排成本及运转经费5600万元(含公办幼儿园保教费1541万元),非税各项捐赠收入安排项目支出2500万元。

按预算法规定提取总预备费3200万元。

本级项目支出预算36229万元。按照上级相关政策要求,对2025年项目预算除到人的刚性支出外,原则上进行25%左右的压减。

注入国有企业资本金3650万元。

上级提前下达转移支付支出79438万元。

上年结转支出26511万元。

(2)上解支出7000万元。

收支相抵,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根据收入预计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安排,并加大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做到收支平衡。

1.收入安排

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48994万元。其中: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8800万元。其中: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300万元;②污水处理费收入500万元;③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38000万元。

(2)上年结余收入10194万元。

2.支出安排

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合计48994万元。其中:

(1)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33294万元。其中:①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300万元;②污水处理费500万元;③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支出4800万元;④土地出让开发成本支出7798万元;⑤专项债券付息9702万元;⑥上年结余安排的支出10194万元。

(2)调出资金15700万元。

收支相抵,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根据收入预计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安排,并加大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力度,做到收支平衡。

1.收入安排

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合计30005万元。

(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30000万元。其中:①城乡环卫一体化经营权尾款3000万元;②智慧停车场经营权4600万元;③城区公共充电桩经营权5000万元;④户外广告经营权5000万元;⑤公租房租赁经营权收入12400万元。

(2)上级提前下达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补助收入5万元。

2.支出安排

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30005万元。

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7175万元,调出资金22830万元。

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按照统筹层次和社会保险险种分别编制,不含省级统筹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州级统筹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1.收入安排

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合计38322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15054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3268万元。

2.支出安排

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合计32558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930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3251万元。

收支相抵,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年结余5764万元,上年结余25352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1116万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

2025年,我县地方政府债务(债券及外债)还本付息支出预算39403万元。其中:还本支出23029万元(再融资债券还本19500万元,本级财政资金还本3529万元),付息16374万元,付息资金来源全部为本级财政资金。

三、2025年重点工作谋划

(一)坚持强基固本,持续厚积财政实力。一是做强产业壮大财源。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积极涵养优质财源,加快培育新的财税增长点,形成财政增收与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坚定不移抓实收入,准确把握财税收入变化趋势,突出抓重点企业、重点行业、重点项目的税收征管,做大做优财政“蛋糕”。二是积极盘活存量资源。持续推进国有“三资”清查处置,着力挖潜增收,聚焦盘活县域资产处置,形成可用财力服务稳增长、防风险、保民生。三是全力争取资金支持。紧密跟踪中央、省级政策动向,积极争取转移支付、新增债券及置换债额度。用活用好各类财政工具,保持与上级财政部门密切沟通,强化重点领域能力建设。  

(二)坚持保障重点,助推县域经济发展。一是制定大事要事保障清单。会同相关部门围绕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制定本级年度大事要事保障清单,明确保障内容、政策标准、实施期限、支出责任等。二是落实民生保障重点任务。坚决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把严把紧预算关口,严控一般性支出,从紧安排必要支出。集中有限财力保重点、办大事,全面审核清理政策项目支出,取消到期政策资金,集中有限财力保障县委、县政府最新工作部署落实。三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积极争取专项债券额度,充分发挥增发国债作用,多渠道筹集政府性投资项目资金,扩大有效投资支持补短板扩内需。  

(三)坚持改革破题,推进财政科学管理。一是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全面打破预算安排和资金分配“基数”,按照“先定事后定钱”的原则,结合年度大事要事保障清单和财力可能,以零为起点编制预算。严格按五级顺序安排支出预算。二是深化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强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全力打造预算绩效全周期闭环管理,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改变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确保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理顺出资人职责,提升国资监管水平,增强监管合力,形成国资监管“一盘棋”,制定完善监管企业绩效考核方案,优化人员管理制度。  

(四)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财政风险。一是坚决兜牢“三保”底线。全年“三保”预算175409万元,其中:“保基本民生”77464万元,“保工资”89069万元,“保运转”8876万元。始终坚持“三保”支出优先顺序,严格执行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落实“三保”预算执行监测和库款保障机制,兜牢“三保”底线。二是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严格落实既定化债举措,加大隐性债务化解和融资平台压降力度。加强全口径债务监测,提前做好债务兑付预案,关注债务率,积极盘活各类资产,确保债务率处于合理区间,做好专项债券项目储备工作,将更多迟早要干、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纳入储备范围。三是全面履行依法理财。严格执行预算法等相关法律,切实严肃财经纪律,把日常财会监督、财政专项检查、推进财务管理监督常态化检查等工作落到实处,着力提升单位内控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财政资金使用风险。  

各位代表,新的一年,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支持下,守正创新,担当作为,扛牢政治责任,弘扬斗争精神,为建设现代化新泸溪贡献财政力量!


名词解释

一般公共预算:是对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安排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安全、维持国家机构正常运转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政府性基金预算:是对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一定期限内向特定对象征收、收取或者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特定公共事业发展的收支预算。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对国有资本收益作出支出安排的收支预算。

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是对社会保险缴款、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和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专项用于社会保险的收支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即以前的“财政总收入”,由地方收入和上划州、省、中央收入组成。地方收入由分别缴入县级金库的税收收入和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组成;上划州收入为在泸溪县境内缴纳的,按现行财政体制归属县的增值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环保税州分享部分;上划省收入为在泸溪县境内缴纳的,按现行财政体制归属县的增值税、资源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和环保税省分享部分;上划中央收入为在泸溪县境内缴纳的,按现行财政体制归属县的消费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中央分享部分。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在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扣除上划州级、省级收入和上划中央收入,由我县支配的纳入预算管理的资金。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的财政性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保险基金:是指为了保障保险对象的社会保险待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由缴费单位和缴费个人分别按缴费基数的一定比例缴纳以及通过其他合法方式筹集的专项资金。

绩效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和预算部门(单位)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财政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

政府债务:是指政府在国内外发行的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政府债务。是政府用信用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方式,也是政府调度社会资金,弥补财政赤字,并借以调控经济运行的一种特殊分配方式。

衔接补助资金:是指中央、省级财政部门安排专项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专项资金。

零基预算:是指不考虑过去的预算项目和收支水平,以零为基点编制的预算。

泸溪县2025年政府预算公开表.pdf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