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社会劳动保险管理服务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为提升财政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增强单位财政资金支出责任,规范资金管理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优化公共资源配置,保障部门更好的履行职责,节约公共支出成本。根据财政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湘政发〔2012〕33号)、财政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规划(2012—2015)》(财预〔2012〕396号)、《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泸溪县财政局关于开展预算单位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通知》(泸财发〔2017〕21号)等文件的要求,本单位于2017年5-6月,组织力量运用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本单位的2016年度部门预算整体支出进行了绩效评价,本次评价遵循了“科学规范、客观公正、分类考核、绩效相关”的原则。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基本情况
(一)主要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社会养老保险方面的政策法规和规定;
2、负责全县各类企业及从业人员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征收和运营管理;
3、负责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和社会化管理服务;
4、负责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管理,办理职工养老保险关系的转移与接续工作;
5、负责社会保险稽核,离退休人员养老金领取资格认定;
6、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办公室、财务股、业务股,档案室。
(三)人员编制数
本单位核定的全额事业编制7名,参照公务员管理,其中领导职数3名,包括局长1名、副局长2名。
2、2016年度本单位绩效目标情况
根据年初本单位申报及财政部门审批的绩效目标,本单位在2016年收支预算内,确保完成以下整体目标:
1、预算资金安排及实际投入情况
(1)根据县财政局批复的年初部门预算,结合年末决算报表及单位账务资料,本单位2016年度预算资金安排及实际投入情况如下:
单位:万元
一、年初预算资金安排情况 |
| ||
收入预算情况 |
支出预算情况 | ||
(一)、年初结转结余 |
3.22 |
(一)、基本支出 |
403.56 |
其中:基本支出结转 |
3.22 |
1、人员经费支出 |
66.18 |
项目支出结转 |
|
2、公用经费支出 |
73.22 |
其中:预算拨款(补助)结转 |
3.22 |
3、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 |
264.16 |
(二)、年初预算 |
|
(二)、项目支出 |
|
1、部门预算 |
400.34 |
1、专项商品和服务支出 |
|
1.1一般预算拨款(补助) |
400.34 |
2、工资福利支出(项目) |
|
|
400.34 |
|
|
|
|
|
|
1.2政府性基金拨款 |
|
|
|
|
|
|
|
1.3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拨款 |
|
|
|
|
|
|
|
年初收入预算合计 |
403.56 |
年初支出预算合计 |
403.56 |
二、本年实际投入预算资金情况 |
| ||
(一)财政拨款收入 |
10856.76 | ||
1、一般预算财政拨款 |
10856.76 | ||
1.1基本支出拨款 |
10769.76 | ||
|
10769.76 | ||
|
87 | ||
2、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
| ||
2.1基本支出拨款 |
| ||
|
| ||
|
| ||
(二)事业收入 |
| ||
(三)年初财政应返还额度 |
3.22 | ||
本年实际可用资金合计 |
10859.98 |
(2)预算追加资金情况分析
从上表可以看出,本年年初收入预算资金(不含年初结转结余)为 400.34 万元,而当年实际收到预算资金10856.76 万元(不含年初结转结余),实际收到数比年初预算数增加10456.42 万元,结合账面分析,变动情况如下:
①一般预算拨款增加10456.42万元,其中应财政要求将财政专户账务调入经费账务10400.21万元(分别为上级对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补助资金,文件号分别为湘财预[2015]136号5816万元、湘财预[2016]47号3977万元、州财预[2016]87号522万元。湘财预【2015】143号5.2万元对大集体退休人员的生活补贴。州财预【2015】107号12.59万元、州财预【2015】108号35.13万元对军干退休人员的生活补助。【2080977其他就业补助支出】32.29万元。预算追加人员经费56.21万元,主要为追加2015年工资中的养老金和职业年金 4.25万元、2015年绩效考核工作性奖励 2.1 万元,追加2016年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指标及“滚动晋级”、2016年工资调整等人员经费6.8万元,拨入历年垫付退役士兵生活困难补助和建国初参加工作退休人员生活补助38.96万元,离休人员生活补助提标4.1万元。
2、年度预算资金实际使用情况:
本单位2016年度财政资金支出决算金额合计为10859.39万元,账面具体情况如下:
(1)基本支出明细: 单位:万元
支出项目 |
支出金额 |
备 注 |
一、人员经费 |
10772.38 |
|
1.工资福利支出 |
57.25 |
|
2.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 |
10715.13 |
|
二、日常公用经费 |
87.01 |
|
商品和服务支出 |
86.47 |
|
其他资本性支出 |
0.54 |
|
合 计 |
10859.39 |
|
(2) 项目支出明细:无
3、年末结转结余情况
本单位本年收入10856.76 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10856.76 万元,事业收入 0 万元,年初事业基金3.22 万元,未体现年初结转和结余;本年支出10859.39 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0.59 万元,为财政补助结转中的基本支出结转,年未事业基金余额 0.59 万元。
2016年本单位按照《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有关规定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购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制度、公务接待制度、干部作风管理、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对2015年的决算情况以及2016年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均按规定及时进行了公开。本单位预算资金管理基本符合相关规定,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为: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涉及到众多的职能部门,是单位各职能部门有效调配预算资金的重要环节。在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由于预算管理意识不强,行政事业单位往往将预算编制简单划归到财务管理部门的职能,编制时间也极为有限,使得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过于简单化,无法全面系统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活动整体状况,预算编制形式化过重,实效性及针对性不强。2、在实施预算绩效跟踪监控过程中,单位虽及时上报绩效跟踪表及绩效管理工作总结,但绩效管理工作总结比较粗略。3、年终决算实际执行偏离年初预算较大,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尤其是资金的使用还需要更好与上级部门沟通,杜绝一些不合理的开支。
1、“三公经费”预算执行情况:本单位2016年“三公经费”控制数为38.1 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33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5.1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数为 38.1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33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5.1万元),与2015年“三公经费”一致,预算变动率为 0 ;本年“三公”经费账面反映支出25.8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21.89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3.91 万元),“三公经费”总控制率为 100% ,其中一般预算拨款“三公经费”支出 25.8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21.89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3.91 万元),“三公经费”控制率为100% 。
2、“公用经费”预算执行情况:根据本单位2016年决算报表及2016年预算批复文件结合账面实际,公用经费年初预算数为70万元,公用经费账面反映支出 87.01万元,为与年末财政一致,对养老保险缴费人员的社保补贴32.3万元,拨入时财政列2080977其他就业补助支出30299其他商品服务支出,实际本年日常公用经费支出54.71 万元,日常公用经费控制率为100% 。
3、政府采购执行情况:根据2016年预算批复文件,本年度预算安排政府采购资金5万元,政府采购金额 0.54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为 1%。 。
三、部门专项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本单位2016年无专项资金预算
四、部门资金绩效情况
综上所述,本单位2016年年初制定的绩效目标均已完成。
1、投入(预算配置情况)
(1)在职人员控制率(5分):本单位2016年年末实际在职人员为9人,编委核定的在职人数为 7人,实际在职人员数占编委核定的编制数的比率=(在职人员数÷编制数)×100%=214% ,部门对人员成本的控制程度符合规定要求,根据评价标准该项得分3.5分。
(2)“三公经费”变动情况(3分):2016年度本单位“三公经费”预算38.1万元,2015年度“三公经费”预算安排38.1万元。本单位“三公经费”变动率=(本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上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 0 。根据评价标准该项得满分3分。
2.绩效目标(5分):根据本单位2016绩效目标申报表,本单位年初的绩效目标为:目标1:2016年全年征收养老保险基金8800万元。目标2:向上争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10315万元。目标3: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均按时按量完成,根据评价标准该项得满分5分。
(1)预算执行情况
①预算完成率(2分):本单位账表上年结转和结余3.22万元,年初预算 400.34 万元(不含年初预算数中的上年结转),本年决算报表体现预算净追加10456.42 万元,除去应财政要求将社保基金年末做入年初预算资金10400.21万,实际追加财政资金为56.21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 0.6 万元;本单位预算完成率=(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年末结余)(上年结转+年初预算+本年追加预算)×100%=99% ,根据评分标准,本单位该项指标得1.5分。
②预算控制率(2分):本单位本年预算追加数为56.21万元,年初预算为400.34万元,预算控制率=(本年预算追加数÷年初预算)×100%=14% ,绝对值在0-10%(含)之间,根据评分标准,本单位该项指标得1分。
③项目支出进度率(6分):本单位2016年无工程建设项目支出,根据实际情况,本单位该项指标得6分。
④资金绩效管理(6分),本单位2016年无工程建设项目资金,根据实际情况,本单位该项指标得满分6分。
(2)预算管理情况:
①公用经费控制率(8分):根据本单位2016年决算报表及2016年预算批复文件结合账面实际,公用经费年初预算数为 70 万元,公用经费账面反映支出 87.01 万元,为与年初决算口径一致,对养老保险缴费人员的社保补贴32.3万元拨入时财政列2080977其他就业补助支出30299其他商品服务支出,实际本年日常公用经费支出54.71 万元,本单位公用经费控制率=(实际支出公用经费总额÷预算安排公用经费总额)×100%= 78.16% ,根据评分标准,本单位该项指标得满分8分。
②“三公经费”控制率(3分):本单位2016年“三公经费”控制数为38.1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 33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5.1 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拨款“三公经费”预算数为 38.1 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33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5.1 万元),2016年度本单位“三公经费”实际支出数为 25.8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 21.89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3.91 万元,“三公经费”总控制率为100% 。其中一般预算拨款“三公经费”支出 25.8 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 21.89 万元、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3.91万元),一般预算拨款“三公经费”控制率为 100% 。另外,本单位“三公经费”开支手续齐全,票据规范。一般预算拨款“三公经费”实际数 万元比年初预算数 38.1 万元少12.3万元,该部分“三公经费”控制很好,本单位该项指标得满分3分。
③政府采购执行率(5分):2016年度本单位实际政府采购金额为0.54万元,年初预算为 5 万元。政府采购执行率=(实际政府采购金额/政府采购预算数)×100%= 1%。根据评分标准,本单位该项指标得0分。
④管理制度健全性(5分):本单位2016年根据《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建立了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预算管理、收支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合同管理、项目管理、公务接待管理、厉行节约制度等,从内控要素来看比较完善,但也存在部分制度不完整、不健全的情况,如项目管理、合同管理等,作扣1分处理,本单位该项指标得4分。
⑤资金使用合规性(8分):本单位支出符合行政单位财务制度规定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过程和手续,支出符合部门预算批复的用途,但也存在部分经费使用不符合相关规定的情况,如政府采购实际支出数与年初预算数偏差较大;年末决算和年初预算偏差较大,根据评分标准,本单位该项指标得7分。
⑥预决算信息公开性(2分):本单位2016年度预算信息、“三公经费”等会计信息资料已按要求的内容和时间进行了公开。已对2015年度的决算信息进行了公开,因2016年度決算财政尚未批复,待2017年财政批复后再予以公开。根据评分标准,本单位该项指标得满分2分。
(1)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重点工作实际完成率(8分):根据泸溪县委办公室泸办通[2017]5号《关于2016年年绩效考核结果的通报》。县绩效办2016年对本人社局的考核评为一类。作为人社局二级机构本单位不进行单独考核,以人社局考核为准,根据评分标准,本单位该项指标得分为8分。
?绩效目标完成率(10分):本单位2016年经过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年初制定的绩效目标基本完成,具体情况如下:目标1、2016年全年征收养老保险基金8800万元;目标2、向上争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补助10315万元;目标3、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均按时按量完成根据评分标准,本单位该项指标得10分。
(2)履职效益
?经济效益(8分):由于本单位为参公事业单位,统筹管理全县养老保险工作,负责各类企业保险基金的筹集。搞好保险基金的管理,使其保值、增值,做好企业养老金的核定、拨付工作。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综合管理企业离、退休职工,搞好服务工作。做好各类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档案的记载、管理工作。搞好数据库的建立、定期公布个人帐户。供规划服务,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流入。且2016年本单位资金管理未存在违纪行为;资产处置程序规范;资金管理符合规定且未受到行政处罚。根据评分标准,本单位该项指标得满分8分。
?社会效益(8分):通过考量本单位2016年年初工作计划、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绩效目标申报表及年度工作总结。本单位当年工作程序透明、便民;确保群众利益不受损害。根据评分标准,本单位该项指标得分为8分。
?行政效能(3分):本单位2016年无需偿还的债务,本单位不断强化队伍建设,提升服务水平。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和推行行政效能监察,整顿了机关作风,强化全体干部职工群众观念,增强为人民服务工作意识。根据评分标准,本单位该项指标得满分3分。
④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3分)。根据泸溪县委办公室泸办通[2017]5号《关于2016年年绩效考核结果的通报》。县绩效办2016年对本单位的考核评为一类。从此可以看出,本单位2016年度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对本单位工作满意度在90%以上,根据评分标准,本单位该项指标得满分3分。
按照绩效评价指标表确定的评分细则,通过对各项指标逐一评价,本单位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得分是:投入绩效为10.5分,过程绩效为38.5分,产出及效率绩效为39分,总绩效为88分。评价结果等次为“良”。
1、绩效目标编制不完善。申报的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缺乏具体的数量指标、时效指标。规模以上企业少,基金征缴不明显,部分企业应对风险能力较弱、生产经营比较困难,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力度有待加强。。
2、预算编制工作有待细化。预算编制不够明确和细化,预算编制的合理性需要提高。2016年追加预算56.21万元,预算控制率达到14 %,预算执行力度还要进一步加强。
3、财务工作水平有待提高。财务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创新,在精度和深度上欠缺,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尤其是在政府采购、固定资产管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严格。
4、政府采购执行率底,
5、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本单位虽然编制了内部控制制度,但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仍存在一定差距。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对外整体支出管理工作的需要,拟实施的改进措施如下:
(一)细化预算编制工作,认真做好预算的编制。进一步加强单位内部机构各股室的预算管理意识,严格按照预算编制的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预算编制;全面编制预算项目,优先保障固定性的、相对刚性的费用支出项目,尽量压缩变动性的、有控制空间的费用项目,进一步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可控性。加强内部预算编制的审核和预算控制指标的下达。
(二)加强财务管理,严格财务审核。加强单位财务管理,健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体系,规范单位财务行为。在费用报账支付时,按照预算规定的费用项目和用途进行资金使用审核、列报支付、财务核算,杜绝超支现象的发生。
(三)完善资产管理,抓好“三公”经费控制。严格编制政府采购年初预算和计划,规范各类资产的购置审批制度、资产出租出借和收入管理制度、资产采购制度、使用管理制度、资产处置和报废审批制度、资产管理岗位职责制度等,加强单位内部的资产管理工作。严格控制“三公”经费的规模和比例,把关“三公”经费支出的审核、审批,杜绝挪用和挤占其他预算资金行为;进一步细化“三公”经费的管理,合理压缩“三公”经费支出。
附件:1、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表
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基础数据表
3、相关佐证材料
泸溪县社会劳动保险管理服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