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wgk.jpeg
当前位置:专栏首页>政策法规

泸溪县“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

来源:泸溪县科技工信局 时间:2023-02-24

第一部分  “十三五”发展回顾

“十三五以来,我县继续实施“工业强县、产业富民、环境创优、民生改善总体发展战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工业经济放在首位,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不断调整产业结构,积极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业呈现转型发展、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取得较好的发展成效。

一、基本情况

“十三五”以来,泸溪以工业集中区、高新区建设为载体,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关键,突出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建设,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1.主要经济数据

全部工业总产值,2016-2020年分别为53.82亿元、56.48亿元、58.14亿元、69.47亿元、50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0.2%、4.9%、2.9%、8.4%、-6.4%。

规模工业总产值,2016-2020年分别为37.69亿元、44.67亿元、39.35亿元、40.13亿元、41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35.9%、19.8%、-12.2%、1.72%、2%。

规模工业增加值,2016-2020年分别为9.58亿元、12.88亿元、10.52亿元、10.39亿元、11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5.8%、1%、0.5%、8.9%、6%。

2.工业投资

2016-2020年,工业投资(含企业技术改造、园区基础建设投资)分别为6.05亿元、4.82亿元、10.86亿元、6.88亿元、7亿元,增长幅度分别为41.8%、-20.3%、125%、-36.6%、10%。

3.工业在县域经济中的比重

2016-2019年工业经济在全县GDP、经济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48.3%、47.2%、44.4%、34.6%;2020年乐观预计为45%。工业经济几乎占据“半壁江山”、“主导地位”。

4.产业结构优化

工业产业结构开始由初级层次向高级层次发展,至2019年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解锰等)产值不断下降,化肥产业几乎全部退出,硫酸产业全部停产或退出。以铝基材料、钒氮合金、新型电解锌为代表的新材料产品较快发展,逐渐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主导产业。

5.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17年,我县获全省“知识产权工作先进县市”,2018年我县获2018年获全省“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区”,2019年,确定为首批“湖南省创新型县市区”(全省14个县市)。2019年,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79件,专利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规模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7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7.56亿元,增长3.76%。湖南省锌废渣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落户我县鑫海公司。全县共有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新增省级众创空间1家、省级星创天地1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家,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7家。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全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入库数达到19家。县本级财政科技投入达到2964万元,较上年增长25.65%。截止2019年,全县共有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26家,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5家,民营科技企业11家, 湘西州知识产权试点企业1家;共有22家企业建立了企业技术研发机构,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

6.中小企业发展比较强势。“高新区”“创新型县市”“经济110”、湘南湘西产业转移政策、东西协作等金字招牌、管理方式、产业政策吸纳广泛的更多的投资者。以2019年为例,全年共签订招商引资意向协议、合同12个,项目履约率80%,合同引资20.18亿元(省外境内投资),资金到位16.1亿元,其中招商引资引进落地过亿元的工业项目3个,湖南先伟实业公司投资的动物营养和日化品项目、深圳华美兴泰投资的总部搬迁2000万台移动储能/户外储能产品项目、湖北中港公司投资的300万平米铝单板项目。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总量小。值得赞享的是工业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在防疫复产中得以“重生”,在州内9县市中处于“第一方阵”,起到“领航”作用;但是经济总量小,没有完成“十三五”规划预定指标。

企业规模小。以2019年24家规模企业为例,产值过亿元的企业只有9家,其中产值过5亿元的只有3家企业,没有过10亿元的企业,没有“真正意见”上的大型企业。企业的商品中没有“中国驰名商品”和“湖南省著名商标”。企业核心竞争力不强,难以抵御市场风险。

产业链条短。工业企业的主料、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缺乏完整完善的工业物流与配套服务。产业集聚度不高,上下游配套、链条化、多元化、集群化的产业格局尚未形成。

要素制约严重。工业企业的主料、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缺乏完整完善的工业物流与配套服务。生产原材料购入价格高,运输费用高、区域电价高、用工成本高,企业生产成本加大,市场竞争处于劣势。小微企业停停大大,生产不连续,熟练工人流失严重,用工难、用工荒时有存在,资源要素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发展。

企业内部治理体系待改善。企业多数已经实施公司化“改造”,但是真正按现代企业运营管理的不多,家族式企业、“名为公司、实则合伙”管理模式的企业多。职业经理人队伍刚刚起步,企业管理人才、难于引进

第二部分 “十四五”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十四五”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将是我县工业爬坡过坎、获取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和省内州边趋势,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富民、民生改善、环境创优”县域经济发展战略不动摇,认真总结经验、强化发展信心,抢抓发展机遇,正视面对挑战,科学谋划、远近结合、统筹考虑,谋求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二、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围绕“工业强县”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业发展全局,以转型发展为主题,以集聚发展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动力,以实施重大项目为抓手,以优化环境和强化服务为保障,立足现有基础,积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速培育壮大优势产业,着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努力建构结构优化、多极发展的地区特色新型工业产业体系,不断增强工业竞争力和县域综合经济实力,致力把泸溪打造成为湘西地区新材料重点发展集聚区和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

三、基本原则

——特色发展。立足县情,发挥比较优势,统一规划,重点扶持,推动人力、物力、财力向优势特色产业集中,大力扶持并做大做强一批有规模、有市场、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品,壮大支柱产业,形成规模效应,使其迅速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

-—创新发展。把创新作为驱动工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加强工业产业重点领域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同时,积极引进和采用先进适用工业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

——集聚发展。积极引导工业项目向高新区、园区集中,集约利用土地,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产业上下游配套、链条化、多元化、集群化发展,提高产业效率,降低建设投资和企业生产成本,提升产业价值链。

——绿色发展。把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贯穿工业生产全过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努力提高资源利用率,不断提升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

----安全发展。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工业企业安全保障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融合发展。发挥工业经济“领头雁”作用,用市场经济理念、工业化思维、企业管理手段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各业态呈现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趋势,相互之间融合成不分彼此的新型产业体系。

四、主要发展目标

基于国家“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目标和国内外宏观经济

形势,结合本县现有资源优势和工业基础,确定“十四五”工

业发展主要目标为:

1.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保持20%左右的年均增速,到2025年末工业

总产值达到120亿,其中高新区工业产值100亿元、规模工

业总产值100亿元。

2.工业增加值

全部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到2025年达到48.6亿

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到2025年达到

45亿元。

3.主导产业

对接省、州产业规划,重点发展五大产业。产业规模上做到“3521”,3大优势产业各50亿元,2类辅助产业各实现产值10亿元。

新材料。发展铝基新材料、新型合金材料、储能材料。铝基新材料主要包括铝粉、铝型材、铝银浆;新型合金材料主要包括钒合金、锰锌合金、铝锰合金等;储能材料主要包括锂电池、电能衍生产品等。产业规模争取到“十四五”末达到50亿元,以现在的金源公司、金昊公司、金马公司、金天公司、恒裕公司、群祥公司、银阁公司、众鑫公司、泰和美公司等为基础。

绿色矿业。做强现在的蓝天公司、鑫海公司、鸿运锌业、华峰公司四大电解锌企业;激活电解锰产业,以金瑞公司、鑫兴公司为代表;以鑫兴公司为基础发展新型磷化工产业;以汇祥公司为基础发展铝土矿加工业;探索利用碳质页岩资源;产业规模争取到“十四五”末达到50亿元。

生物制药。以先伟实业公司的迷迭香提炼为龙头,争取生物制品产业及相关联的产业规模一起争取到“十四五”末达到50亿元。

农产品、食品加工业。“以工哺农”,以工业化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大力发展椪柑、辣椒、大米、茶油、黑猪、生姜等大宗农产品加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积累财富,助力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规模争取到“十四五”末达到10亿元。

建材与装配式建筑。巩固现在的水泥粉磨站、砂石加工、混凝土、机制砖企业;优化壮大美林住宅公司装配式建筑产业。产业规模争取到“十四五”末达到10亿元

其他新型产业与辅助产业。发展工业地产、工业物流(深水码头)、劳动密集型产业(衣服鞋帽、民族特色产品、旅游商品)、工业旅游(工业展馆、工业文化产品)、小水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

4.园区发展

加大高新区调区扩区力度;加快推进与州经开区、吉首经开区联合创建“湘西国家级高新区”;建设新型化工产业园区(锰锌)、磷化工产业园区、浦市工业小区(旅游产品、农产品、新型产业)。工业企业相对集中,园区外的企业也给与“园区般”的优惠政策。重启浦市工业(小)区的规划,发挥浦市镇工业基础、土地优势、富余劳动力资源优势。

5.项目建设

“十四五”期间工业项目总投资841500万元,其中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712500万元,产业项目建设129000万元。每年实施“10大工业项目”。盘活“沉淀”闲置的工业资产。

6.企业培育

非禁即入、百花齐放;以“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为目标,每年新增4-5家规模企业,力争到“十四五”期间,规模企业数量达到或超过50家;其中,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5家,过亿元的企业20家;培育过硬的企业品牌、培植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县域经济发展不可复制的经验。

五、主要工作措施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加强企业技术更新。引导和支持企业采用和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先进装备,对现有生产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业,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推进产品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绿色、环保产品,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进工业技术装备水平提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加大应用数字化、自动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力度,推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企业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改造升级。推动企业信息化综合集成,促进新型企业发展模式创新。

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坚持“政府引导、企业自主、市场推动”的原则,全力推进企业组织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推动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骨干企业,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打造1-2个产业集群,提高产业集中度,全面提升县域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行业。坚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行业。实施信息网络、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有色金属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大力推进新材料产业的工艺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加快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应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继续推进质量、计划、财务、设备、生产、营销、供应链、人力资源、安全等环节的企业管理信息化,加强系统整合与业务协同。在骨干企业推进研产供销、经营管理与生产控制、业务与财务全流程的无缝衔接和综合集成,建设统一集成的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产品开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过程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以提升产业链协同能力为重点,推动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普及和深化,实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作。

(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

健全产业创新体系。继续推进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和支持企业同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产业技术联盟等技术创新组织,重点支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整合相关资源,健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体系,推动行业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提高专业化运作水平。加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创造良好条件。探索、完善多元的创新投融资体系,集聚创新资源、汇聚创新资本、凝聚创新人才,实现泸溪产业创新能力大突破。

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产业化。重点发展对行业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继续加强企业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重点加快锰、锌、铝、钒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与产业化,推进制造业领域技术扩散,提升规模化生产能力。启动新型材料、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重点产业创新能力突破工程,建立产品技术创新、设计创意及企业创业的奖励基金,推动企业技术研发。

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动企业与相关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提升工业设计、产品技术工艺开发、经营管理等专业人才的素质。开展新技术应用知识培训、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科技交流等活动,培养大批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端复合型管理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继续开展职工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提升企业关键岗位持证上岗比例。开展职业经理人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的企业家和企业管理人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实施高、中、初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梯次发展。

(三)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延长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内部拓展。既注重以产品上下游供销关系为纽带的产业内部纵向延伸,又注重以研发、设计、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等产品生命周期为纽带的产业内部横向延伸,使资源最大限度利用,切实提高产业集中度。

促进产业园区建设。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营造良好招商引资环境,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支持为大中型企业生产配套的中小企业发展,吸引实力雄厚的大企业入驻,引导集群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制定和完善入园门槛,优化园区产业结构。制定相关行业建设用地标准,推广标准厂房和综合性设施建设,提高土地集约使用效率,加强污染集中治理和资源循环利用。支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高、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集群积极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支持市场占有率大、知名度高的企业入园发展“总部经济”“飞地经济”。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并完善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研

发设计、知识产权运用、产学研合作、检测认证、信息检索与

咨询、展销及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降

低服务成本。动员和组织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促进公共服务的信息化、专业化和社会化。持续组织开展企业

大走访活动,坚持领导联系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点项目

制度,切实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主动开展政策宣讲,

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现有扶持政策。

(四)加强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

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推动企业建立全员、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产品质量标准,进一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稳定性和高端产品加工精细化程度。推动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国际标准的制修订,提高工业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加强质量管理基础能力建设,完善重点行业、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立起与工业发展相适应的质量检测体系。提升现有检验检测技术水平,增强产品质量安全的预警技术能力,建立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快推动品牌建设。引导企业通过掌握核心技术、申请注册商标、改进产品外观、包装和服务等途径,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鼓励企业制定实施品牌长远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品牌的文化内涵,创新品牌营销模式,提高品牌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品牌培育,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通过集体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原产地标记保护产品等形式,塑造特色鲜明并具有较高价值和影响力的产品品牌。培育3-5 个拥有较强技术创新能力、在国际市场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优势品牌。

发展民族特色产品。发挥泸溪特色物质资源和特有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在工艺美术、少数民族用品等行业中,扶持踏虎凿花艺术品公司、佘军菊花石雕公司。抓好菊花石雕、踏虎凿花、苗族数纱等民族产品,“民族特色产品工业化改进”,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有民族特色的品牌。

(五)积极推进节能减排

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手段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推进生态设计,建立健全能源、资源消耗标准。加快推进冶金、化工、新材料等行业清洁生产审核。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污染防治技术,推进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专业化、社会化运营,确保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提升节能减排测控技术和手段,增强在线实时监测能力,形成有效的节能减排监测体系,实现节能减排目标。

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继续淘汰污染产能、落后低效产能。进一步加大锰锌、化工等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研究制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强化安全、环保、能耗、质量、土地等指标约束作用,研究提出锰锌等存在重金属污染隐患的行业落后产能的界定标准,包括工艺、技术、设备、生产能力等,严格市场准入条件,采取经济、法律、政策手段予以淘汰。完善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妥善处理淘汰落后产能中企业职工安置、债务偿还、改造转产等问题。

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加强水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和推行工业用水定额管理制度,大力提高废水、污水处理回用率。积极采用清污分流、闭路循环、一水多用等措施,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实施节水技术改造,组织企业废水处理回用成套装置技术设备的研发。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余热余压实施综合利用处理。加强边角料的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化。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大宗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规模化增值利用。加大工业废渣废等含重金属产品的处理力度。

五、实施保障

打造服务型政府。一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大力推进简政放权,制定政府权力清单、负面清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改善营商环境,建立“亲清”政商关系。二要帮助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三要完善园区(高新区)的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厘清园区与工业主管部门的工作重点、业务关系。四要积极落实各种优惠政策、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重点难题、共性问题。

完善财政激励机制。设立县级工业发展资金和产业引导基金,加大基础建设投入、环境治理投入和科研投入、人才引进投入。积极争取县级以上各级的财政性专项资金。推动工业生态化、高端化发展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公共技术研发等投入大、效益小、通用性强的项目建设。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研发费用税前扣除等自主创新优惠政策。对企业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所得,实行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

保障用地需求。制定土地资源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工业用地指标,保障工业发展用地需求。积极盘活存量用地、工业闲置土地,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改造工作,允许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加工业、服务业“扶贫车间”,合理利用和节约、集约用地,发挥土地最大效益。加大工业用地储备比例。

搭建服务平台。创建服务高效的融资平台、信息平台、招商平台、服务平台。创新筹建私立金融机构、融资担保公司,吸引积聚民间资本,积极发挥他们的作用。建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让工业经济基本数据、技术、市场、人才、项目建设的信息得以共赏。

泸溪县“十四五”工业发展规划.doc

主办单位:泸溪县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泸溪县大数据中心

政府热线:0743-12345

湘ICP备20200208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