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吉昌--10余枚军功奖章的抗日英模享受师级待遇

谭吉昌--10余枚军功奖章的抗日英模享受师级待遇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6-21 字体大小:

谭吉昌(1920~1970),又名谭正规、谭岩生,兴隆场镇甘田坪村黄岩冲人,民国9年生。无田无地,其父以佣工为生。

民国12年(1923),兴隆场一带遭受旱灾,其父母去洪江谋生。3岁的谭吉昌由祖母抚养,依叔父度日。9岁时,随叔父学刨丝烟,10岁去贵州铜仁学徒,因不堪老板虐待,逃跑行乞于湘黔边境。

民国23年8月,邀约同乡16人在永顺县龙家寨投入贺龙的部队,编在红二军团第六警备连当红军战士。初上战场,他见首长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对待战友又亲如兄弟,深受感动。因此,每逢战斗,他都不甘落后,勇敢作战。在大庸作战时,身受重伤,忍痛冲锋,直到战斗胜利。升任炮兵连班长后,经人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4月,调任侦察连副班长。11月,红二、六军团开始长征。到溆浦时,谭吉昌勇猛地突入敌阵,活捉一名俘虏,经审讯得知敌军配3个团的情况,红军随机调整部署,一举攻克溆浦县城,谭受到师部表扬。在爬雪山、过草地的艰苦日子里,谭不畏艰险,英勇向前。其所在的侦察连120多人,走出草地后,只剩27人。1937年,侦察连并入特务连后,谭任特务连副排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谭在贺龙任师长的一二○师七十六团三营十二连任副排长。在山西雁门关与日寇作战中,该师毙敌500余人,伤敌1000余人,击毁敌汽车200余辆,谭在冲锋中腿部受伤。1938年1月,在神池、偏关战役中,与日寇激战7昼夜,收复5座县城。谭在小神庄冲入敌阵,与日寇白刃格斗,刺死敌寇数人,谭受伤两处。3月,在山西榆林车站与日寇激战,从夜间打到白天,从地上打到屋顶,打死日寇i0多人,活捉1人。战斗中,谭腹部中弹,肠子被打断,住院动手术,伤愈即回队。5月,部队在马鞍山伏击日寇,全歼敌1000余人,击毁敌汽车7辆,谭在战斗中手被打伤,仍坚持战斗,完成伏击敌人、掩护全团的任务,受到团部的通令嘉奖,并提拔为九连排长。11月,在五台县华石战斗中,谭带领突击连一、二排与日寇拼刺刀3次,打交手仗6次。从夜间11时打到第二天上午8时,将2000敌人打死1200多人,活捉8人,谭身上数处受伤,仍顽强战斗,直到被抬下火线为止。1939年3月,谭伤未痊愈即要求出院上战场。4月,出院后调到彭绍辉部骑兵连任排长,次年元月任该团通讯连连长。1942年2月,谭任团特务连副连长,5月调任雁北九团一营二连副连长,次年6月又升为连长,独立作战数十次。一次,首长派其打阻击战。战斗开始,谭指挥连队将冲上来的30多名敌人打退,接着,又将冲上来的60多名敌人打退,第三次冲上来200多人,谭部陷入包围,经3个小时的猛打猛冲,才冲出重围,但有20多个敌人紧追谭吉昌一人。谭仅剩两颗子弹,敌人冲上来,谭就虚瞄一枪,敌人立即卧倒匍匐于地,如此两番三次,敌人高喊:“是空枪!抓活的!”待敌逼近10余人,就真开一枪,打倒一个,吓破敌胆,敌人不敢再追。这次战斗,谭吉昌连牺牲5人,伤5人。而打死日寇4人、伪军60多人,伤日寇7人、伪军100多人。谭吉昌及其连队受到通令嘉奖。谭说:“日本鬼子听说很凶,看来也凶。一打起仗来,就不见得凶。真正凶的是我们的部队。”

解放战争时期,谭吉昌升任为九团一营副营长、营长。先后参加大同战役、绥东战役、临汾战役。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他身上又多处受伤流血,手被打断至残,1948的8月调入甘肃八师休养所休养。

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6月,调谭吉昌任西北军区补训师十五团副团长。一年后,又调任西北军区干部文化学校校长。1954年调任建筑工程部兰州工程总公司第七工程处副处长,后又调任西北工程局行政处副处长,行政11级,享受师级待遇。1965年11月,因伤残疾严重而退休。

1970年春节刚过,即大年初二,谭吉昌在西安去战友家拜年,因心情兴奋多喝了些酒。在回家的路上,不幸跌了一跤,而致脑溢血。次日黎明,病情加剧,经抢救无效,于1970年2月8日在西安市与世长辞,终年51岁。

谭吉昌逝世后,没有任何财产留给妻室儿女,仅留有生前亲笔写的5万余字的《回忆录》手稿,10余枚军功奖章,以及遗体火化后从骨灰中找出的5粒弹片。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