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名缙--清朝工业专门学校(湖南大学前身)校长

廖名缙--清朝工业专门学校(湖南大学前身)校长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6-17 字体大小:

    廖名缙(1867~1927),字笏棠,清同治六年(1867)四月生于浦市。幼孤贫而聪慧,就读两湖书院,早年中秀才。清光绪丁酉(1897)科拔贡,曾任湖南浏阳县学训导、福建龙标书院山长。复以清朝留日学生,入东京振武堂及弘文学院师范科就读。由于纪念甲午战败邀集留日同学,举行反日爱国集会与日警发生冲突,愤而归国。归国后,任江西常备中军兼续备左军统领和湖南威字新军协统,主张君主立宪。清宣统三年(1911)七月上旬参加由谭延闿持成立的宪友会湖南支部和同时成立的辛亥俱乐部湖南支部,且任候补评议员。随后被委为湖南新军巡防营左路统领,以取代谢树泉。不及赴任,辛亥革命暴发,湖南即反正,后为谭延闽幕僚。民国初,曾一度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当过熊希龄的助手,后被任为湖南武陵道和四川永宁道道尹。卸任回湘后,投身教育事业,先后担任湖南法政学堂、甲种农业学校、明德学堂、兑泽中学、工业专门学校(湖南大学前身)校长、监督及总教习职务。晚年定居北京,笃信佛教,曾任当时流寓北京的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秘书长。民国10年(1921)后任北京香山慈幼院副院长。民国16年3月在北京地安门外法通寺街本宅卒于任。

廖好学博览,精诗文,工辞章,善绘画,世人誉其为“湖南唐伯虎”。主要著作有《百槲溪堂文集》、《百槲溪堂诗集》、《西山枕石集》及日文军事译作数种。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