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湘西州南大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关于湘西州南大门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07-08-05 字体大小:

地处湘西州南大门沅水之畔的泸溪县,是湖南省重点扶持的拥有27万土家、苗、汉杂居的少数民族特贫县,是一块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老、神奇、秀丽的大地。境内万山崇错,溪河纵横,有泽有地,有泉有坝,森林鱼鳖,崖谷汀洲,鹤鸣鸟啼,水涌花放,一幅世间罕有的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在这里至今仍遗存着诸多盘瓠、辛女文化的遗迹与雕像:如民间盛传的许多“盘瓠与辛女”的感人而凄美的故事;如从古以来以盘瓠、辛女命名的多处景物———辛女溪、辛女岩、辛女洞、辛女桥、辛女滩、辛女坪、辛女村等等;盘瓠山、盘瓠墓、盘瓠庙等等。
一、景点概况
(一)人文景观
1、《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清一统志》、《辰州府志》、《泸溪县志》等书均可查考到记载湖南泸溪为盘瓠文化发祥地的史料。有关盘瓠、辛女的神话传说至今在泸溪辛女村一带仍然广泛流传,几乎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
2、历代不少墨客官吏游览过辛女岩,即兴创作的诸多诗词名篇均有史料可查。尤其是当代民俗学家、著名作家、诗人李鸣高考察辛女岩后写下的诗篇《访泸溪辛女岩》更是广为人知。
3、盘瓠文化遗迹:辛女村、辛女祠、辛女桥。
4、绝壁奇观:辛女村,白沙新城对岸是一面直插沅江水中的悬崖绝壁,那面绝壁犹如一堵神工鬼斧砍砌而成的石墙,绵延数公里,历史上绝壁中多处放置有悬棺、木箱、仙舟,沈从文先生曾多次游历此处,创作了脍炙人口的《泸溪·浦市·箱子岩》散文精品。
5、铁山河古渡:湘西州南门国道第一险关。
6、旅游新景———白沙新城。新建的白沙新县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没有噪音,没有污染,空气新鲜,环境优美。
7、屈原遗址———屈望村,屈原滩,建屈原公园。
8、横跨沅河的铁山河大桥及其两端延伸国道线景点。
9、浦市古镇系昔日湘西四大名镇之首,恢复其古色古香的小南京容貌,以及贺龙长征路宿浦市时栽下的“将军树”。
10、老城一中的魁星阁、刘邓大军挺进西南曾驻扎一个星期的“省心楼”尚存,宜修复原貌。
11、恢复沅水流域浦市至五强溪两岸天然景观。
12、恢复古城武溪古塔原貌。
13、1937年国民党在浦市建陆军监狱,曾有大量革命烈士手迹和诗画,现保留在墙上的有40多首。县政府将旧址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可恢复修建。
(二)自然景观
1、泸溪县白沙新城山水风光。白沙新城依山傍水,北有319国道穿城而过,南有沅江河绕城而下,山清水秀,风光旖旎。主要景色特点:绿水环绕,白沙铺岸,青山叠嶂,峭壁林立。石屋嵌空,千姿百态。是生态旅游的好景点。
2、沅江景点:①晴天立岸看倒影。晴天,从岸边多处地方观看河面,可以清晰看到水中新城、峭壁和群山的倒影。②泛舟沅水江面,沿着绝壁“石墙”逆行10余里,可以尽情观今怀古,追溯屈原等古人的足迹,观览沈从文先生笔下的悬棺、箱子岩等奇观异景。③河中的“屈原滩”、“屈望洲”和“五里洲”数里光洁无尘的卵石滩,夹于两洲之间1000米白色沙滩,是天然的沐浴场和游乐场。
3、溶洞景点:据实地考察,白沙至辛女村一带有大小溶洞14处。有开发价值可以利用的有“屈望溶洞”、“绝壁上的一二号溶洞”以及新城“地下溶洞”。
4、盘瓠文化景点:辛女岩,《清一统志》载:“辛女岩在泸溪县南三十里,奇峰绝壁,高峻插天,壁立水中,有石屹立如人,相传高之女化石于此,傍有石林。”
辛女溪:民国时期传教士陈心传亲临实地考察后云:“查泸溪县三十里有辛女溪,溪南的一岩石……名白龙岩,位于大江之浒,其危岩之旁,亦有一石如人立,苗人传其为辛女飞异之化石,名辛女岩、帝女岩……”(载于《五溪苗族古今生活集》)。
5、白沙———五强溪两岸风景,天然景光,可看见猿猴,可建成2日游的长廊。
6、武溪———军亭界———天桥山的山水和绿阴森林可建成3日游的旅游带。
二、开发建议
(一)以建辛女民俗度假村为依托,广泛开发景区
民俗文化旅游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
沅水辛女民俗度假村可建在泸溪白沙新城对岸绝壁上山野中,那里山坡起伏,层峦叠嶂,林木葱郁,鸟语花香,风光旖旎,胜似世外桃源。北面有一江沅水和从水中耸立而起的十里悬崖峭壁为屏障。将民俗度假村建于其中,增加几多庄重、古朴、自然而神秘的色彩,具有原汁原味与自然相融的效果。在此可建成集游、玩、泳、度假、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1、独具民族特色的佤乡人(即苗族、或辛女集古)民俗度假村
①从乡村民间购买迁建20栋有价值的古代木房子(或请民间老木匠建造),时代越久远保存越完好的越具利用开发价值。建成一座古代文化村,重现古代少数民族(佤乡人即苗族)的风土人情。建成后的民俗村应具备提供游客“游、泳、住、食、购、娱”的功能,并在实施这些功能的过程中均应保持原汁原味的民间独特风格。
②民俗度假村组织各项独特的民俗活动。利用固定的日期和民间各个传统节日开展各种民间传统文化活动。如:农历十月初五、初十、十五的苗族“跳香”;三月三的苗家赛歌会;农历五月初六的“五龙节”;六月六的苗家赶歌会等在此举行,既可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又可搞活市场。
2、修建仿古式凉亭10座。在沅水两岸悬壁上修建一条宽1.8米,护栏高2米的一里长廊。游客无论站在长廊何处都可以观赏整个白沙景区,可以远眺蓝天、浮云、青山,近观碧水、渔舟、野渡。漫步长廊,放眼四周,真是美不胜收,尽抒怀古思今之幽情。
3、在民俗度假村进出口处建一尊辛女青石雕像,近侧建一栋能接待满足200人团体旅游、会议、商务等活动需求的辛女宾馆。
4、在不影响古民俗度假村全貌的条件下,利用山中自然地势修建一座屈原亭,近边山石岩壁上雕刻几处屈原诗文碑林。
5、从绝壁顶制高点横跨沅江到珠洲路望江码头修建一处空中缆车道,在空中缆车道下的悬崖绝壁段增设4处登山攀援绝壁的活动设施。
6、建设白沙至五强溪两岸天然景观和武溪至军亭界的旅游带。
(二)旅游开发与新城建设一体化并举,全面启动城乡消费
(三)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泸溪不仅生态与人文景观资源极为丰富,而且是没有污染的净化地带,经国家环保部门检测,自然净化程度达国家一级标准,水质净化程度达国家二级标准,而且水陆交通十分便利。今后随着319国道长渝高速公路的修建,交通将更加便利,完全可以与吉首、永顺、张家界、桃花源、沅陵、辰溪连成一条绝好的旅游线段。因此,在泸溪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广阔的旅游市场。

相关文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
关闭 打印